中国低碳网讯 近年来,在调整产业结构、节能减排以及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,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。部分城市在低碳建设方面如火如荼,却也存在着盲目跟风,规划和现实不协调的困境。
城市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低碳发展路径?其发展配套措施如何完善?带着相关问题,记者采访了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、低碳环境学者臧弘印。
记者:低碳正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,我国地区辽阔,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,在东部地区一些发达城市,践行低碳理念具备哪些优势?
臧弘印:城市的发展,工业化的推进为整个社会的进步注入了活力,但城市资源趋紧,环境污染日益严重,交通过于拥堵,越来越不适合居住等“城市综合症”逐步突显,发展低碳城市无疑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所在。
我国东部发达城市工业化起步相对较早,工业发展比较成熟,因此在工业化、城市化进程中,人们对资源紧缺、环境污染、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体会就更深。低碳发展、绿色发展、循环发展的理念在宣传推广上就较容易被大多数群众所接受。
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。东部地区一些发达城市,经济基础相对较好,为低碳城市、低碳产业园区、低碳社区的规划建设,低碳人才的培养,低碳技术研发、低碳技术引进,碳金融市场体系的建立,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投资带来一定的保障。
此外,这些城市科研机构、高等院校相对集中,科技研发人才数量较多、素质较高,这为低碳技术的研发提供了可靠的研究基地和研究人才,其践行低碳理念的低碳技术研发能力无疑较强。
记者:低碳产业包含诸多领域,具体到东部这些经济发达的城市来说,在低碳产业发展方面如何合理选择项目,避免一哄而上?
臧弘印:我认为,在打造低碳产业方面,地方政府要注重梳理自身的政策、法律法规,制定有利于低碳产业发展的政策、法律法规,注重制度的顶层设计,严格按着政策、法律法规选择低碳产业项目。
要做好低碳城市、低碳交通、低碳产业园区、低碳社区、低碳建筑等相关规划的科学设计,在低碳产业项目选择中要避免加重重复建设、交通拥堵、环境污染等“城市综合症”。
东部一些发达的城市,人口相对较多,资源尤其是能源相对紧缺,因此在低碳产业发展方面,注意引进一些有利于产业结构、能源结构调整优化,资源节约、环境保护而又能促进经济、社会、文化等全面发展的低碳产业项目。
在项目投资实施前,不仅要注重建立科学的项目评估体系,如:项目前期评估,项目评估后的建档、存档工作,定期和非定期地进行项目评估核查等,还要坚决推行项目责任终身制,避免一些只热衷项目投资,而忽视项目评估、项目监督、项目责任等环节。
东部发达城市,在项目选择中还要注意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,注意群策群力,科学决策,集中优势发展大家共同支持的低碳产业项目。
记者:在您看来,低碳城市还存在着哪些制约瓶颈,其发展的配套措施如何完善?
臧弘印:实现城市发展的低碳化,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。城市低碳化的实质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,提高城市的“碳固中和”能力,我们还面临着低碳发展理论体系完善,低碳理念普及,低碳城市相关政策、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,提高低碳技术水平,产业结构、能源结构调整、低碳城市体系建立和完善等问题。
调整产业结构是低碳减排的主要途径之一,应当通过对传统产业的低碳技术改造,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,促进城市功能从工业化功能到服务商贸功能的转化,积极促进低碳产业发展。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抓紧调整能源结构,积极发展低碳能源,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,加速太阳能、风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。 |